高塘岭街道:多维发力整治自建房 织密辖区安全“防护网”
(通讯员 胡义泉)近期,为进一步加强辖区自建房安全管理,消除各类安全隐患,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,高塘岭街道积极开展自建房安全隐患整治行动,在D级危房拆除重建、证据保全拆除以及隐患整治等工作上取得显著成效。
一、“一栋一策”推进D级危房拆除重建
在D级危房拆除重建工作方面,高塘岭街道始终秉持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的原则。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对辖区内C、D级居民自建房实施精细化治理。首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,对房屋进行全面“体检”,从地基稳定性到墙体承重能力,不放过任何一处安全隐患,为后续整治提供科学依据。同时,针对每一栋房屋的实际情况,制定“一栋一策”方案,对于符合重建条件的房屋,积极协调相关部门,简化审批流程,加快重建进度;对于不具备重建条件的,妥善安置居民,并做好拆除工作。在推进过程中,街道工作人员主动上门,耐心向居民讲解政策,解答疑问,消除居民顾虑,让居民住得安心、放心。
??新康社区D级危房拆除
二、证据保全拆除破解复杂危房整治难题
面对产权关系复杂、矛盾纠纷多的危房拆除难题,街道联合多部门,成立专项工作小组,采用证据保全拆除模式,确保拆除工作依法依规、平稳有序进行。拆除前,专业团队对危房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,梳理可能存在的矛盾点。同时,通过拍照、录像、公证等方式,对危房的现状、屋内物品等进行全方位证据保全,留存完整、合法的证据链。该模式既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,又为拆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,为复杂产权房屋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经验。
联合多部门对裕农村某户危险房屋采取证据保留拆除
三、“网格+专业”双轨并行排查整治隐患
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上,高塘岭街道构建起“网格+专业”双轨并行的工作机制。一方面,充分发挥网格员“人熟、地熟、情况熟”的优势,对辖区自建房进行常态化巡查,及时发现并上报安全隐患;另一方面,聘请专业的建筑、消防等领域专家团队,开展深度排查,对房屋结构安全、消防安全等进行专业评估。针对经营性自建房,街道实行分类分级管理,建立详细台账。针对人员密集型经营性自建房,街道采取“一户一专班”的方式,驻点督导整治工作,真正做到隐患“发现一处、整治一处、清零一处”。
联合多部门、专业技术人员对自建房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
四、持续发力构建长效管理体系
下一步,高塘岭街道将继续加大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,完善长效管理机制,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管,防止新的安全隐患出现。同时,持续加强宣传教育,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,引导居民积极参与自建房安全管理,共同营造安全、和谐的居住环境。街道还将进一步总结整治工作中的经验,优化工作流程,确保自建房整治工作更加高效、有序地推进,切实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。